《2023開學第一課》錄制現(xiàn)場。
??何以中國?何以中國人?
??這看似宏大的命題,卻為一代代青少年反復追問。從家門到校門,從邁向社會到走向世界,這也是我們需要回答的“成長課題”。
??作為全民思政大課堂,今年的《開學第一課》給了我們一塊答案的拼圖。
??在于器,更在于人
??這堂思政課將鏡頭伸進歷史的深處,我們看到最早的“中國”二字,被刻在西周青銅器的肚子里;從距今7000多年的寬帶紋刻符缽,可以追溯中國古代文字源流的印記;整齊排列在書架的《儒藏》,一個人可能終其一生也讀不完……
??而何為中國?在于器物,更在于人。
??將時間的指針撥到70年前。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場上,志愿軍空軍飛行員陶偉駕駛米格-15,與世界頭號空中強敵展開生死較量,即將與敵機相撞的剎那間,他于120米處開炮,打得敵機凌空爆炸,打出了人民空軍歷史上極限近距離擊落敵機的經(jīng)典戰(zhàn)例。
??課堂上,白發(fā)蒼蒼卻精神矍鑠的陶偉和曾為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的殲-20飛行員張威,一起講解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(zhàn)斗。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的一場場大搏殺中,一位位如陶偉般的英雄用血肉之軀搏出勝利的曙光,打出了國威,向世界展示了“何為中國”。而他們,有的為此付出未滿20歲的生命,有的直至犧牲仍保持著戰(zhàn)斗的姿勢。
??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?!堕_學第一課》也帶青少年看到各個領域、行業(yè)的凡人英雄:在四川稻城海子山,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及團隊歷經(jīng)14年,直面低溫、缺氧的挑戰(zhàn)以及餓狼撲食的危險,在海拔4410米處的荒無人煙之地,建起世界屋脊上的觀天陣列——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“拉索”,致力探索宇宙線起源之謎;在江蘇鎮(zhèn)江的田間地頭,身為土壤學碩士的魏巧和農(nóng)學博士丈夫從最初的不被看好、冷嘲熱諷,一步步把“有知識”變成“干成事”,讓萬畝農(nóng)田中“科技感”滿滿,她還想在這里闖出一條解決“誰來種地”的新路……
??于腳下的土地汲取動力
??他們,其實就是普通的中國人,但也是英雄的中國人。他們,也有普通人的感動和柔情。
??北部戰(zhàn)區(qū)空軍航空兵某部飛行員張威講述了自己駕駛新型戰(zhàn)機為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的心路歷程——
??“身后是我們志愿軍的遺骸,前方是祖國家鄉(xiāng)。請志愿軍烈士們看好,請你們抬頭看一看,看到蔚藍色的天空,那是我們祖國的領土,看一看那蔚藍的大海,那是我們祖國的領海,看一看大大小小的島嶼、海面上休息的漁船,看一看那層巒疊嶂的山峰和丘陵,看一看那綠水青山……”鏡頭前,張威聲音變得哽咽,忍不住轉過身擦淚。
??同學們被英雄的勇氣和剛毅所鼓舞,也為鐵漢落淚的柔軟而感動。英雄的柔軟不是軟弱,是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柔情與大愛。
??在綿軟的泥土里,我們的祖先耕耘出延續(xù)了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。我們的肌體里存有萬年前古人類的基因,我們與祖先踩在同一片土地;
??我們與先人仰望著同一片星空,約1000年過去,人們通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“拉索”又一次觀測到明朝天文官發(fā)現(xiàn)的那顆星;
??我們延續(xù)著先人創(chuàng)造的文字,儒家思想被刻在石碑上、寫在竹簡紙張上,“愛他人”的仁愛精神至今塑造著我們的品格,在《開學第一課》的現(xiàn)場,北宋大儒張載千年前寫下的文字被05后、10后的孩子們齊聲誦讀:
??“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。故天地之塞,吾其體;天地之帥,吾其性。民,吾同胞;物,吾與也?!?/span>
??人民百姓是我同胞,萬物皆與我為同類。我們并非孤獨的存在,我們與天地相連,我們與自然一體,我們有血脈相融的同胞。這是先人的智慧,見自己,見天地,見眾生。這其中,也蘊藏著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樸素情感,“茍利國家生死以”的家國大義,“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的包容與寬廣……這也昭示著“何以中國”“何以中國人”的深厚智慧。
??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(zhì)力量,也需要強勁的精神力量。而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,將給年輕一代提供磅礴的前行動力。
??發(fā)出“強國有我”的聲音
??何以中國?在于過去。過去塑造了現(xiàn)在的我們,過去未去,仍將在未來保持鮮活。
??何以中國?看“強國一代”。屏幕中閃過的一張張青澀稚嫩的臉龐,如旭陽杲杲,明亮且耀眼。他們必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會向更高處攀登沖鋒。
??“事不避難,義不逃責。”這是湯一介老先生踐行的準則。作為《儒藏》工程的發(fā)起者和主持人,70多歲的他率領團隊開始了這一工程的編撰工作,寄望于有生之年編纂一部“新四庫全書”,推動中國文化從傳統(tǒng)走向現(xiàn)代,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而那時的他已查出患有肝硬化,病情反復。
??10年后的6月27日,已是肝癌晚期的湯一介坐著輪椅出席了《儒藏》“精華編”百冊出版發(fā)布會。會上,他說:“我想只要我活著一天,我就愿意為這個工程來盡我的力?!?3天后,湯一介離世,享年87歲。
??在湯一介先生的研究室里,掛著一幅書法作品“舊邦新命”。北京大學副校長、《儒藏》工程項目負責人、首席專家、《儒藏》中心主任王博這樣理解:“舊邦”指有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,“新命”指以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??貫通“舊邦”與“新命”,王博接過了國學大師、哲學家、教育家湯一介手中的“接力棒”。他告訴孩子們,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,傳承中華文明和智慧這團真火,這是湯一介先生這代人、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和責任。你們以后也要繼續(xù)傳承中華文明和人類智慧,開創(chuàng)美好的未來?!?/span>
??同樣,80后新農(nóng)人魏巧接過了中國幾千年農(nóng)耕智慧的“接力棒”,殲-20飛行員張威接過了抗美援朝老英雄陶偉手中的“接力棒”。毫無疑問,如今在現(xiàn)場和電視機前的青少年必將是擔負起“新命”的一代。
??在世界之變、時代之變、歷史之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,中華民族正處于邁向偉大復興的重要戰(zhàn)略機遇期。
??突破“卡脖子”難題,登上更多關鍵領域、核心技術的“山頂”,中國的00后、10后也需要爬坡過坎,需要有“事不避難,義不逃責”的責任與擔當,以實際行動向世界、向未來的人們詮釋——“何以中國”。(記者 孫慶玲)
責任編輯:楊文博 校對:楊文博
中國周刊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公眾號